Faculty
- Huang-Yu Wang Huang-Yu Wang
- Jiunn-Rong Yeh Jiunn-Rong Yeh
- Tay-Sheng Wang Tay-Sheng Wang
- Ming-Chiang Lin Ming-Chiang Lin
- Chueh-An Yen Chueh-An Yen
- Tzu-Chiang Chen Tzu-Chiang Chen
- Ming-Jye Huang Ming-Jye Huang
- Tsung-Fu Chen Tsung-Fu Chen
- Wang-Ruu Tseng Wang-Ruu Tseng
- Huang-Chih Chiang Huang-Chih Chiang
- Shu-Huan Shyuu Shu-Huan Shyuu
- Chien-Liang Lee Chien-Liang Lee
- Yu-Hsiung Lin Yu-Hsiung Lin
- Jen-Guang Lin Jen-Guang Lin
- Kuan-Ling Shen Kuan-Ling Shen
- Wen-Chen Chang Wen-Chen Chang
- Chao-Ju Chen Chao-Ju Chen
- Hsin-Chun (Wallace) Wang Hsin-Chun (Wallace) Wang
- Ching-Ping Shao Ching-Ping Shao
- Ming-Hsin Lin Ming-Hsin Lin
- Shih-Tung Chuang Shih-Tung Chuang
- Chung-Jau Wu Chung-Jau Wu
- Nai-Yi Sun Nai-Yi Sun
- Ying-Hsin Tsai Ying-Hsin Tsai
- Yang-Yi Chou Yang-Yi Chou
- Ke-Chung Ko Ke-Chung Ko
- Wan-Ning Hsu Wan-Ning Hsu
- Sieh-Chuen Huang Sieh-Chuen Huang
- Chih-Jen Hsueh Chih-Jen Hsueh
- Heng-Da Hsu Heng-Da Hsu
- Yu-Wei Hsieh Yu-Wei Hsieh
- Su-Hua Lee Su-Hua Lee
- Neng-Chun Wang Neng-Chun Wang
- Wei-Yu Chen Wei-Yu Chen
- Yun-Ru Chen Yun-Ru Chen
- Hui-Chieh Su Hui-Chieh Su
- Yu-Hung Yen Yu-Hung Yen
- Yueh-Ping (Alex) Yang Yueh-Ping (Alex) Yang
- Kai-Ping Su Kai-Ping Su
- Christopher Chao-hung Chen Christopher Chao-hung Chen
- Chun-Yuan Lin Chun-Yuan Lin
- Hao-Yun Chen Hao-Yun Chen
- Yi-Wen Chang Yi-Wen Chang
- Yen-Jen Chen Yen-Jen Chen
- Patrick Chung-Chia Huang Patrick Chung-Chia Huang
- Mao-wei Lo Mao-wei Lo
Kuan-Ling She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Kuan-Ling Shen of the College of Law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graduated from NTU College of Law and earned her Ph.D. from Heidelberg University, Germany in 1999.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ivil procedure law, non-contentious law, family proceedings law, labor law, compulsory enforcement law, bankruptcy law, arbitration law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 She focuses on comparative legal studies and dedicated herself to the civil judicial system reform in Taiwan. She received the Senior Fulbright Research Grant to be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School of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during the 2013-2014 academic year. She was also an exchange scholar at Hamburg University in 2018 and at Heidelberg University in 2019.
Professor Shen was the Vice Dean & Director of GIILS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Legal Studies) of the NTU College of Law during 2017-2019. She also serves as a board member of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a member of the law commiss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of Judicial Yuan, and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cedural Law (IAPL). She has received an academic research award, Dr. Ta-Yu, Wu’s Memorial Award (吳大猷獎)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aiwan. S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 articles on TSSCI (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journals and seven monographs on ADR, amendments to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and the Family Proceedings Act. She has received many awards from NTU for her publications; moreover, she was elected as the chair professor of Yueh-Sheng Weng Legal Courses (翁岳生法學講座) in 2019 and received NTU Outstanding Social Service Award in 2021.
沈冠伶 特聘教授
教師簡介
沈冠伶特聘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學研究所,曾通過司法官特考,及執行律師業務。1999年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研究領域在民事程序法,包括民事訴訟法、非訟事件法、家事事件法、勞動事件法、強制執行法、債務清理法、仲裁法及裁判外紛爭解決制度(ADR),側重於比較法之分析,並致力於民事司法制度之改革。2013-2014年獲Fulbright Senior Research Grant,至加州大學柏克萊法學院擔任訪問學人,並於2018年7月於漢堡大學、2019年7月於海德堡大學擔任交換教授。
2017年至2019年曾任台大法律學院副院長及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所長,目前亦兼任財團法人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董事及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修委員會委員,並為國際民事程序法學會(IAPL)之會員。曾獲國科會吳大猷獎,發表多篇TSSCI期刊論文,著有專書七本,並多次獲得臺灣大學期刊及專書獎勵,2019年獲選為翁岳生法學講座教授,2021年獲頒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傑出獎。
起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工作單位 |
---|---|---|
2019-7 | 海德堡大學法學院交換教授 | |
2018-7 | 漢堡大學法學院交換教授 | |
2017-03 | 2019-07 |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所長、法律學院副院長 |
2013-09-01 | 2014-07-01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訪問學人 |
2000-08-01 | 2004-07-01 | 政治大學法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
0000-00-00 | 迄今 | 國際民事程序法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cedural Law)會員 |
0000-00-00 | 迄今 | 財團法人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董事 |
0000-00-00 | 迄今 | 執業律師 |
0000-00-00 | 迄今 | 司法官特考及格 |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審判權多元化與跨審判權之判決效力--專業審判及紛爭統一解決間之平衡 | 2023-04 | 54-73 |
宣告終止收養關係事件之審理程序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最高法院民事裁定109年度台簡抗字第262號及最高法院民事提案裁定110年度台簡抗字第33號之簡評 | 2022-11 | 149-160 |
裁判憲法審查與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之重要程序議題研析 | 2022-11 | 945-1021 |
民事訴訟之數位證據與證據調查 | 2022-11 | 77-103 |
親權事件程序之子女意見陳述權及程序監理人角色 | 2022-06 | 1-8 |
裁判憲法審查與民事訴訟之程序基本權保障 | 2022-02 | 51-85 |
民事訴訟之線上起訴與遠距審理(下)──民事法院數位轉型及現代化之展望 | 2021-10 | 84-102 |
民事訴訟之線上起訴與遠距審理(上)──民事法院數位轉型及現代化之展望 | 2021-09 | 106-124 |
數位化時代的裁判外紛爭處理制度──從ADR到ODR的程序保障 | 2021-09 | 227-312 |
環境侵權訴訟共同被告之國際審判管轄權──最高法院109年台抗字第1084號裁定之評析 | 2021-08 | 120-162 |
專家參與民事審判之多元角色及聽審請求權之保障:商業事件審理法是否為最後一塊拼圖? | 2021-06 | 401-474 |
惡意挖角及營業祕密損害賠償訴訟之事證提出與損害額酌定 | 2021-06 | 149-170 |
商業公司事件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公司治理、暫時權利保護制度與商業法院之機能 | 2021-03 | 50-83 |
勞動團體訴訟之發展及制度變革 | 2020-12 | 1979-2027 |
2019 年民事程序法發展回顧:審判權爭議及專業法院之管轄權 | 2020-12 | 1589-1622 |
刑事判決對民事訴訟之影響─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 | 2020-12 | 47-64 |
商業事件之裁判外紛爭處理─以商業法院之調解及移付仲裁為中心 | 2020-12 | 32-58 |
智慧財產法院關於專利有效性抗辯之審理與再審之訴─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43號判決及相關裁判之簡評 | 2020-09 | 165-180 |
勞動事件之民事保全程序制度—實務發展及勞動事件法施行後最高法院相關民事裁判之評析 | 2020-08 | 137-166 |
訴訟上抵銷與仲裁協議之妨訴抗辯--程序選擇與紛爭一次解決之緊張關係 | 2020-02 | 49-65 |
The Developments of Collective Redress in Taiwan | 2019-10 | 167-208 |
仲裁準據法、仲裁地與外國仲裁判斷之界定 | 2019-08 | 27-43 |
仲裁程序之聽審請求權保障與突襲性判斷禁止─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 | 2019-02 | 19-42 |
最高法院大法庭與統一法律見解──以民事大法庭為中心 | 2018-09 | 32-65 |
台湾民事訴訟法における 裁判官の釈明義務の発展について | 2018-08 | 195-212 |
確認訴訟之機能及其要件──兼論確認訴訟與形成訴訟或給付訴訟之關係 | 2018-06 | 1-17 |
離婚事件與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之合併及上訴 | 2017-12 | 1-9 |
2016年民事程序法之實務發展:訴訟權保障之具體實踐 | 2017-11 | 1425-1464 |
重大醫療瑕疵與因果關係之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27號判決簡評 | 2017-08 | 96-110 |
醫療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 | 2017-06 | 39-62 |
訴訟標的之闡明與紛爭一次解決(下)──從闡明制度論法院之協力及當事人之處分 | 2017-03 | 119-143 |
離婚事件之再審當事人(下) | 2017-03 | 39-49 |
訴訟標的之闡明與紛爭一次解決(上)──從闡明制度論法院之協力及當事人之處分 | 2017-02 | 178-188 |
離婚事件之再審當事人(上) | 2017-02 | 33-39 |
扶養請求事件之審判(下) | 2016-09 | 33-55 |
扶養請求事件之審判(上) | 2016-08 | 33-48 |
訴客觀合併之類型論──基於當事人程序處分權之觀點 | 2016-07 | 20-37 |
仲裁人迴避程序之研究 | 2015-12 | 115-150 |
消費者團體訴訟之再建構:以擴散型損害及集團權利為中心 | 2015-11 | 1237-1326 |
2014年民事訴訟法裁判回顧─程序選擇權、非機構仲裁與國際審判管轄權 | 2015-11 | 1473-1505 |
督促程序之變革──基於平衡兼顧保護債權人與債務人利益之觀點 | 2015-09 | 61-77 |
家事事件之定性及與民事事件之合併─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802號裁定評釋 | 2015-08 | 79-98 |
論支付命令制度之修正 | 2015-07 | 52-73 |
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下)──非訟化審理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 | 2015-07 | 36-50 |
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上)──非訟化審理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 | 2015-06 | 51-61 |
消費者損害賠償團體訴訟之事案解明及證據調查─從自來水案到塑化劑案 | 2015-01 | 47-82 |
當事人公開原則與秘密保護程序-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235號判決及相關裁判之評釋 | 2014-08 | 45-63 |
從「超國界民事訴訟原則」論民事訴訟中法院與當事人之任務分配──「協力」作為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 2014-05 | 26-52 |
家事非訟裁定之效力(二):既判力之有無 | 2014-02 | 39-54 |
家事非訟裁定之效力(一):裁定之生效及可變更性 | 2014-01 | 39-53 |
爭點效之主觀範圍與第三人之程序參與─最高法院101年度臺上字第994號判決及最高法院99年度臺上字第1701號判決之評釋 | 2014-01 | 75-94 |
2012年民事程序法發展回顧:家事事件法施行後之實務裁判回顧與展望 | 2013-11 | 999-1031 |
家事事件法講座:家事訴訟事件之當事人適格與第三人之訴訟參與(二) | 2013-07 | 52-63 |
家事訴訟事件之當事人適格與第三人之訴訟參與 | 2013-06 | 42-53 |
民事醫療訴訟之鑑定程序與程序保障──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765號判決之評析 | 2013-05 | 79-97 |
家事非訟程序之關係人 | 2013-02 | 39-51 |
醫療糾紛處理與專家之協力——從行政院版「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論醫療糾紛之調解與鑑定 | 2013-01 | 18-38 |
家事事件之類型及統合處理(摘要) | 2012-11 | 142-149 |
新世紀民事程序法制之程序正義 | 2012-11 | 1117-1187 |
民事醫療訴訟中關於侵入性醫療行為說明義務之舉證責任--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28號判決評釋 | 2012-09 | 56-82 |
家事事件之類型及統合處理(二) | 2012-09 | 54-75 |
家事事件之類型及統合處理第一講 | 2012-08 | 56-81 |
債務清理之清算免責制度:. 以信用卡債務為中心 | 2012-06 | 591-646 |
民事醫療訴訟之證明法則與實務運作 | 2012-06 | 167-266 |
主觀預備合併之上訴--最高法院98年度臺上字第1486號判決評釋 | 2012-01 | 49-62 |
離婚訴訟中得否列夫妻以外之第三人作為共同當事人 | 2012-01 | 27-29 |
詐害債權撤銷訴訟之原告與法定訴訟擔當 | 2011-09 | 21-23 |
工程履約爭議之仲裁判斷撤銷訴訟 | 2011-09 | 5-20 |
債務清理程序之撤銷權制度 | 2011-09 | 1176-1253 |
有關非法人團體之當事人能力、當事人適格及判決效力範圍─交錯於實體法與程序法之問題 | 2011-04 | 95-157 |
債權人代位訴訟、保險代位訴訟與法定訴訟擔當──最高法院九九年度台抗字第三六○號裁定及相關裁判之評釋 | 2010-12 | 51-66 |
類似必要共同訴訟與共同訴訟人之上訴--最高法院九八年度臺上字第一二八三號判決及相關裁判 | 2010-06 | 45-61 |
民事訴訟之適時審判與案件管理 | 2010-06 | 301-349 |
Class Action in Taiwan: A New System Created Using the Theory of “Right of Procedure Options” | 2010-03 | 39-71 |
涉及非法人團體之當事人適格及訴訟擔當 | 2009-12 | 29-42 |
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五○七號判決、九六年度台上字第二六六號判決及相關下級審裁判之評析 | 2009-06 | 39-69 |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Taiwan | 2009-03 | 301-309 |
證明妨礙法理在醫療民事責任訴訟之適用 | 2009-03 | 163-216 |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 | 2009-03 | 1-22 |
美國倍數賠償金判決之承認與執行─最高法院九七年台上字第八三五號判決評釋 | 2008-12 | 41-54 |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新變革 | 2008-09 | 20-52 |
仲裁人迴避爭議之處理程序與仲裁判斷之撤銷 | 2008-08 | 56-74 |
仲裁、程序選擇權與訴訟權之保障-以政府採購法第八五條之一第二項規定為例探討法定仲裁之相關問題 | 2008-07 | 217-235 |
Governament Attitudes toward Arbitr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Taiwan | 2008-05 | 149-170 |
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之原告適格與民事訴訟法第五六條之一規定之適用 | 2008-05 | 103-116 |
從德國法之立法趨勢評析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基於債務人與債權人利益衡平保障之觀點 | 2008-01 | 49-96 |
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之效力 | 2008-01 | 10-11 |
收養關係確認訴訟之當事人適格與確認利益 | 2007-12 | 109-121 |
消費者債務清理制度之研究─從德國法之發展評析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 2007-09 | 127-197 |
智慧財產權保護事件之證據保全與祕密保護 | 2007-03 | 185-262 |
爭點簡化協議之對象─最高法院民事判決95年台上字第1302號判決之簡評 | 2007-01 | 320-324 |
訴訟參加 | 2006-12 | 18-19 |
從德國「投資人示範訴訟」之新制再論「追加選定當事人」制度─「擴散型損害」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途徑 | 2006-07 | 161-185 |
親權及交還子女事件之外國裁判的承認及執行與「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保護」原則 | 2006-07 | 94-105 |
家事非訟事件之程序保障-基於紛爭類型審理論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論之觀點 | 2006-07 | 105-160 |
第三審許可上訴制之探討─以通常訴訟事件為中心及著重於「原則上重要性」之標準建立 | 2005-12 | 329-366 |
「律師之和解」作為裁判外紛爭處理制度─從德國經驗論引進我國之可能性 | 2005-12 | 259-296 |
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 | 2005-12 | 28-49 |
當事人之追加 | 2005-11 | 202-211 |
被告之變更 | 2005-10 | 20-21 |
摸索證明與事證蒐集開示之協力 | 2005-10 | 78-98 |
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 | 2005-09 | 203-273 |
預約、本約之履行請求與客觀訴之合併 | 2005-05 | 18-19 |
確認訴訟之標的與確認利益 | 2005-02 | 18-20 |
示範訴訟契約之研究 | 2004-11 | 77-175 |
竊聽之第三人可否為證人﹖ | 2004-10 | 12-13 |
團體訴訟問題的探討 | 2004-06 | 67-82 |
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當事人之利益為中心 | 2004-06 | 52-72 |
國際訴訟競合 | 2004-04 | 12-13 |
既判力擴張與拘束力協議 | 2003-10 | 18-19 |
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從選定當事人制度到團體訴訟 | 2003-10 | 169-184 |
「民事訴訟合意選定法官審判暫行條例」之評析 | 2003-10 | 72-81 |
第三審之飛躍上訴與許可上訴 (下) | 2003-09 | 3 |
第三審之飛躍上訴與許可上訴 (上) | 2003-08 | 2-3 |
勘驗協助義務 | 2003-06 | 12-13 |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下)—專業審判與權利有效救濟間之選擇 | 2003-05 | 25-40 |
變更判決之訴 | 2003-04 | 14-15 |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上)—專業審判與權利有效救濟間之選擇 | 2003-04 | 19-44 |
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事件之程序法上問題─基於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保護及統合解決紛爭之觀點 | 2003-03 | 297-347 |
不起訴協議 | 2002-12 | 10-11 |
離婚訴訟中認諾及自認之效力 | 2002-08 | 16-17 |
舉證責任與證據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作業系統裝置契約之給付不完全為例 | 2002-07 | 189-199 |
將來給付之訴 | 2002-04 | 14-15 |
一部請求之判決對於餘額請求之效力─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71號判決之評釋 | 2002-02 | 75-94 |
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證據調查方法及證據力 | 2001-12 | 122-132 |
證據保全制度─從擴大制度機能之觀點談起 | 2001-09 | 52-69 |
確定型仲裁鑑定契約於訴訟程序上之效力 | 2001-05 | 105-144 |
論民事訴訟程序中當事人之不知陳述─兼評析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之陳述義務與訴訟促進義務 | 2000-06 | 373-400 |
論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 | 2000-06 | 40-54 |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研討會名稱 | 主辦單位 | 出版日期 |
---|---|---|---|
民事訴訟第二審新攻擊防禦方法提出限制之實證研究─以「顯失公平」為中心 | 「數位智能法院、法律科技與接近正義研討會II」學術研討會 | 國科會「數位智能法院、法律科技與接近正義」研究計畫 | 2023 |
The Online Pleadings Platform and Remote Hearing in Civil Procedure: In the Case of Taiwan. | E-Just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in Kyoto 2023 | IAPL | 2023 |
Children’s Voice in Family Court Proceedings and Social Change: Constitutional Court vs. Supreme Court in Taiwan | Social Change and Courts, Courts and Social Chang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Ibero-American and Asian legal Systems | UC Berkeley | 2022 |
Labor Proceeding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 CPLJ Segment 13 WORKSHOP: Special Subject Matters: When Substance Drives Procedure | CPLJ | 2022 |
程序基本權保障、第三審許可上訴與裁判憲法審查─以民事訴訟之聽審請求權為中心 |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49次研討會 | 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 | 2021 |
勞動事件之保全程序—論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 | 勞動事件法施行週年研討會 | 司法院 | 2021 |
數位化時代的裁判外紛爭處理─從ADR到ODR的程序保障 | 第76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 | 司法院 | 2021 |
勞動事件之定暫時狀態處分 | 109年勞動事件法施行週年研討會 |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主辦 | 2020 |
Die Digitalisierung der Ziviljustiz in Taiwan: Risiken und Chancen | Digitalization and Law”(Hamburg University–NTU Joint Conference | 漢堡大學法學院主辦 | 2019 |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in Judicial Proceedings | XVI World Congress on Procedural Law: Challenges for Civil Justice as We Move Beyond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 2019 | |
The Developments of Collective Redress in Taiwan | ELI/UNIDROIT Collective Redress Project & Response of Northeast Asia | 韓國民事訴訟法學會主辦 | 2019 |
勞動調解程序之重構─紛爭處理制度多元化與程序之轉換 |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39次研討會 | 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主辦 | 2018 |
涉外仲裁管轄權與程序選擇權─最高法院對仲裁之態度 | 香港大學與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聯合學術研討會 | 臺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8 |
最高法院大法庭與統一法律見解──以民事大法庭為中心 | 最高法院107年度民事程序法學術研討會 | 最高法院主辦 | 2018 |
台灣民事訴訟上法官闡明義務之變遷 | 第二屆早稻田大學與台灣大學台日法律工作坊 | 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主辦 | 2017 |
Die Rolle der Zivilgerichte | Deutsch-Taiwanischer Rechtsdialog | College of Law, Bochum University | 2017 |
東亞民事法院的協力性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成果發表論壇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計畫、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台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6 |
台灣家事事件程序之新變革─以扶養請求事件為例 | 海峽兩岸家事司法實務研討會 | 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 | 2016 |
仲裁人迴避之研究 | 「法院對仲裁程序之協助與監督」法官與仲裁人仲裁實務研討會 | 司法院、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合辦 | 2015 |
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非訟化審理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 |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26次研討會 | 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主辦 | 2015 |
消費者團體訴訟之現況及重構 | 消費者保護法之現況與展望─以消費者團體訴訟與懲罰性賠償制度為中心 | 台大法律學院民事法學中心、公益信託民商法研究基金主辦 | 2014 |
消費者損害賠償團體訴訟之事證調查──從自來水案到塑化劑案 | 台大法律學院民商法判決研究會 | 台大法律學院民事法學中心、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商事法學中心主辦 | 2014 |
德國營業秘密訴訟與法制最新進展 | 營業秘密保護及訴訟程序之國際研討會 | 台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4 |
The Right to an Effective Enforcement and State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Transnational Aspects): Taiwan | IAPL Seoul Conference on Constitution and Proceedings | IAPL | 2014 |
現代型集團性紛爭之處理與法院之機能 | 「法院的契約觀:華人社會的實踐」學術研討會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計畫、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台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4 |
Mediation in Taiwan | 19th Conferenci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Comparative Law | ICPL | 2014 |
家事事件法施行後之實務裁判回顧與展望:家事法院之角色及機能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學術研討會(二):從指標性判決看法院的角色與功能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計畫、台灣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台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3 |
The Role of Courts in Civil Disputes in Taiwan | Workshop of Courts in Taiwan and Kore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ogram | Project of East Asian Courts, College of Law,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IS, NTU | 2013 |
裁判外紛爭處理制度──台灣之法院調解為中心 | 2012年海峽兩岸民事訴訟法學術研討會 | 政大法學院主辦 | 2012 |
東亞法院的民事紛爭解決─以台灣民事法院為例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討會 | 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計畫、台灣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台大法律學院主辦 | 2012 |
家事程序法制之新變革及程序原則 | 2012 | ||
消費者債務清理之清算免責制度─以信用卡債務為中心 | 2011 | ||
ADR and Court-connected Mediation in Taiwan | 2010 | ||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當事人之程序利益保護與審級救濟─智慧財產法院成立週年後之考察及省思 | 2009 | ||
台灣之裁判外紛爭處理制度(ADR)現況與發展─以調解制度為中心 | 2009 | ||
民事訴訟之適時審判與案件管理 | 2009 | ||
民事判決之既判力客觀範圍與爭點效─從新民事訴訟法架構下之爭點集中審理模式重新省思 | 2008 | ||
醫療訴訟之證明法則與實務運作-以民事損害賠償事件為中心 | 2008 | ||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新變革 | 2008 | ||
從德國法之立法趨勢評析我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基於債務人與債權人利益衡平保障之觀點 | 2007 | ||
Multi-Party Proceedings in Taiwan: Representative and Group Actions | 2007 | ||
Government Attitudes toward Arbitr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Taiwan | 2007 | ||
證明法礙法理在醫療訴訟之適用 | 2007 | ||
消費者債務清理制度之研究 | 2006 | ||
家事非訟程序之程序保障─基於紛爭類型審理論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論之觀點 | 2005 | ||
第三審上訴制度 | 2005 | ||
摸索證明與事證蒐集開示之協力 | 2005 | ||
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 | 2004 | ||
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當事人利益為中心 | 2004 | ||
團體訴訟 | 2004 | ||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專業審判與權利有效救濟間之選擇 | 2002 | ||
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現況之研究 | 2002 | ||
電子文件、電子簽章之法律效力 / 電子化法院 | 2002 | ||
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事件之探討 | 2002 | ||
電子文件、電子簽章於民事證據法上之基本問題 | 2001 | ||
美國懲罰性賠償判決在德國之承認與執行 | 2001 | ||
仲裁鑑定制度之研究 | 2001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
Current Legal Issues in American and Taiwanese Law: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 2023 |
訴訟之協力與複雜訴訟 | 2020-12 |
民事醫療訴訟與紛爭處理 | 2017-09 |
家事程序之新變革 | 2015-12 |
程序保障與當事人 | 2012-12-01 |
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二版) | 2012-01-01 |
民事程序法之新變革 | 2009-11-01 |
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 | 2007-10-01 |
教師計畫
計畫類別 | 計劃名稱 | 起始日期 | 結束日期 | 職稱 | 備註 |
---|---|---|---|---|---|
司法院 | 公證人職業法上若干問題之研究-以我國與德國、日本法之比較為中心 | 2022-04-01 | 2022-11-30 | 主持人 | |
司法院 | 程序監理人制度之比較研究-以其專業培訓課程規劃為中心 | 2022-01-20 | 2022-07-19 | 主持人 | |
法務部 | 線上仲裁機制及跨境投資仲裁於我國之法制因應 | 2022-06-13 | 2022-12-28 | 主持人 | |
國科會(原科技部)案件 | 數位智能法院、法律科技與接近正義-數位智能法院、法律科技與接近正義(1-3) | 2021-08-01 | 2024-07-31 | 主持人 | |
國科會(原科技部)案件 | 線上裁判外紛爭處理與程序正義 | 2021-08-01 | 2024-07-31 | 主持人 | |
司法院 | 民間公證人職業型態之比較研究-法人公證人及受僱公證人之立法論上探討 | 2021-04-01 | 2021-11-30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消費者集團性紛爭處理制度之再建構─以歐盟、德國、法國及日本之最新發展為考察對象 | 2015-08-01 | 2019-01-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家事事件之程序主體與裁判效力 | 2013-08-01 | 2015-07-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民事程序法之全球化與新趨勢─以國際債務清理制度及「超國界民事訴訟程序原則」為中心 | 2010-08-01 | 2013-07-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醫療訴訟之證明法則與實務運作-以民事損害賠償事件為中心 | 2007-08-01 | 2010-07-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證明妨礙-以醫療訴訟為中心 | 2006-08-01 | 2007-10-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民事訴訟上聽審請求權之保障及救濟程序 | 2005-08-01 | 2006-10-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家事事件之暫時權利保護制度 | 2004-08-01 | 2005-10-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律師前和解作為裁判外紛爭解決制度──從德國經驗論引進我國之可能性 | 2003-08-01 | 2004-10-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示範訴訟契約之研究 | 2002-08-01 | 2003-07-31 | 主持人 |
獲獎紀錄
獲獎類別 | 獎項名稱 | 獲獎年份 | 備註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服務優良獎 | 2024 |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研究貢獻獎 | 2023 |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傑出獎 | 2021 | |
其他機構獲獎-法律學院 | 翁岳生法學講座 | 2019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彈性加給 | 2018-2020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傑出專書獎勵 | 2018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研究績優人員加給 | 2017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研究績優人員加給 | 2016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專書獎勵 | 2016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研究績優人員加給 | 2015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 2014 | 台灣大學 |
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資深學人獎助 | 2013-2014 |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專書獎勵 | 2013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2篇) | 2013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 2012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 2011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2篇) | 2010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甲類專書獎勵 | 2010 | 台灣大學 |
傑出 |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 2009 |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傑出專書獎勵 | 2009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傑出專書獎勵 | 2008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2篇) | 2008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 2007 | 台灣大學 |
其他機構獲獎-台灣大學 | 學術研究成果績效獎勵─優良期刊獎勵 (3篇) | 2006 | 台灣大學 |
甲種 | 研究獎勵 (國科會)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