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簡介
王皇玉教授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並取得碩士學位。1997年4月獲台灣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刑事法學及犯罪學。2003年5月取得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王教授自2003年8月起在台灣大學法律學院任教,專長與研究領域主要為刑法、醫事法、犯罪學、刑事政策、兒童與婦女之保護。著有有三本書,
- 刑罰與社會規訓─台灣刑事制裁新舊思維的衝突與轉變(04)
- 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12)
- 刑法總則(12)
王教授於2019年至2022年擔任台大法律學院副院長,以及台大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所長。自2022.8月起,擔任台大法律學院院長,同時也是臺灣大學法務長,掌管與負責臺灣大學內部各種法律事務、法律問題諮詢、審閱法規與學術交流契約。
Professor Huang-Yu Wang is a legal scholar specializing in criminal law, medical law, criminology, criminal policy, and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women. A graduate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where she completed both her bachelor’s and master’s degrees in law, Professor Wang continued her academic journey in Germany. In April 1997, she was awarded a prestigious scholarship from Taiwa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enabling her to study at Heidelberg University, where she focused on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She earned her PH.D in Laws from University Heidelberg in May 2003.
Since joining the NTU College of Law faculty in August 2003, Professor Wang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both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 of her field. She has authored three influential books: “Punishment and Social Discipline: Conflict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New and Old Perspectives on Criminal Sanctions in Taiwan”(2009), “Life, Death,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 Criminal Law” (2011), and “General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2014). These works are highly regarded for their insigh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law scholarship in Taiwan.
Professor Wang has held several leadership positions at NTU. Between 2019 and 2022, she served as the Associat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Law and Direct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Legal Studies. Since August 2022, she has served as Dean of the College of Law and as NTU’s Chief Legal Officer. In this capacity, she manages internal legal affairs, provides legal counsel, reviews regulatory compliance, and oversees academic exchange agreements for the university.
Through her teaching, research, and leadership, Professor Wang has become a respected voice in legal education and policy, dedicated to advancing her field and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studies in Taiwan and beyond.
德國海德堡大學 |
法學院 |
德國 |
博士 |
1999.04~2003.05 |
德國海德堡大學 |
法學院 |
德國 |
碩士 |
1997.10~1999.03 |
國立台灣大學 |
法律學研究所 |
中華民國 |
碩士 |
1992.09~1995.06 |
國立台灣大學 |
法律系 |
中華民國 |
學士 |
1988.10~1991.06 |
獲獎記錄
(一)學術研究
1、「刑罰與社會規訓」一書獲台灣大學99年「優良專書獎勵獎」
2、「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一書獲台灣大學101年「甲等專書獎勵獎」
3、107年獲蔡萬才法學講座教授
4、107年科技部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
(二)教學
1、台灣大學96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2、台灣大學97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3、台灣大學98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4、台灣大學99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5、台灣大學100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6、台灣大學104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7、台灣大學106學年度「教學優良獎」
(三)服務
獲得
獲頒105年台大校內服務「傑出獎」
獲頒110年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導師獎」
獲頒111年「師鐸獎」
教師經歷
起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工作單位 |
---|---|---|
2019-08-01 | 2022-07-31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所長暨副院長 |
2013-08-01 | 迄今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 教授 |
2018-08-01 | 2020-07-31 | 台大法學論叢主編 |
2019-02-16 | 2021-02-15 | 台灣刑事法學會理事長 |
2018-11-12 | 2020-11-1 | 國際婦女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理事長 |
1995-05-01 | 1997-03-31 | 公設辯護人 |
1994年律師高考及格 | ||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醫療法第82條修正後醫療常規與合理臨床專業裁量之法界現況探討,臺灣醫學,第28卷,第3期 |
2024─05 | 330─336 |
期貨交易法與空白刑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645號判決,當代法律,第27期 |
2024─03 | 112─129 |
跟蹤騷擾防制法解析,高雄律師會訊季刊 | 2023─07 | 84─93 |
加重詐欺罪科處強制工作之爭議,警察法學與政策,第1期
|
2021─11 | 69─106 |
論侵害營業秘密之犯罪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317期 | 2021─10 | 65─83 |
自認無過失案,月旦法學教室,第225期 | 2021─07 | 13─15 |
法人犯罪與認罪協商(下),司法週刊第2050期 | 2021─04 | 3─3 |
法人犯罪與認罪協商(上),司法週刊第2049期 | 2021─04 | 2─2 |
小西暁和,日本のストーキング規制における現狀と課題——王皇玉教授の報告に対するコメントとして——,法務研究論叢,5号 | 2020─11 | 174─180 |
王皇玉(著),洪士軒(譯),ストーキング行為犯罪化の動向,法務研究論叢,5号 | 2020─11 | 156─173 |
法令遵循對法人刑事歸責性之意義與影響─從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4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303期 | 2020─08 | 120─135 |
2012年至2019年刑法修正回顧─以2019年修正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300期 | 2020─05 | 142─156 |
2019年刑事實體法之回顧,台大法學論叢第48卷 |
2019─11 | 1675-1701 |
跟蹤糾纏行為犯罪化之趨勢,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2) | 2019─10 | 293-310 |
未經同意變更術式案:醫療刑法中的假設同意,月旦醫事法報告,第31期 | 2019─05 | 69-80 |
跟蹤糾纏行為之處罰:以德國法制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TSSCI),47卷4期 | 2018─12 | 2347─2392 |
死刑量刑準則之意義,台灣法學雜誌,第347期 | 2018─07 | 75─88 |
實驗室放火案,月旦法學教室,第189期 | 2018─06 | 23─25 |
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狩獵規範─評王光祿之非常上訴案,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47卷第2期 | 2018─06 | 839─886 |
加重詐欺罪之解釋與適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 | 2017─12 | 68─79 |
「化偷為強盜」與「化偷為性侵」之區別,月旦法學教室,第178期 | 2017─08 | 28-30 |
人口販運與使人為奴隸罪,月旦刑事法評論,第5期 | 2017─06 | 5─20 |
葉克膜案,月旦醫事法報告,第4期 | 2017─02 | 127─132 |
2015年刑事法發展回顧:刑法沒收制度的變革,台大法學論叢,第45卷特刊 | 2016─11 | 1615─1648 |
醉態駕駛罪之犯罪構成要件,警察法學,第15期 | 2016─11 | 75─90 |
肯亞詐騙案,月旦法學教室,第167期 | 2016─08 | 24─26 |
原住民犯罪的文化抗辯及其實踐,台灣原住民族法學,第1卷第1期 | 2016─07 | 31─44 |
誤想防衛之成立要件與法律效果──最高法院一○二年度台上字第三八九五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40期 | 2015─10 | 63-71 |
不能安全駕駛罪之「駕駛」,月旦法學教室,第153期 | 2015-07 | 62-67 |
強盜罪之結合犯,月旦法學教室,第151期 | 2015-05 | 31-32 |
犯罪報導對刑事政策與司法人權之影響,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7) | 2014-12 | 173-188 |
加重結果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45期 | 2014-11 | 27-29 |
2013年刑事法發展回顧:酒駕與肇逃之立法與實務判決,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43卷特刊 | 2014-11 | 1227-1263 |
法人刑事責任之研究,輔仁法學(TSSCI),第46期 | 2013-12 | 1-34 |
強制罪之比較研究,軍法專刊,第59卷第5期 | 2013-10 | 1-12 |
外國裁判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 | 2013-09 | 33-35 |
私行拘禁罪與傷害罪之競合/最高院102台上235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29期 | 2013-08 | 207-209 |
洗錢罪之研究─從實然面到規範面之檢驗,政大法學評論(TSSCI),第132期 | 2013-06 | 215-260 |
強制手段與被害人受欺瞞的同意─以強制性交罪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42卷第2期 | 2013-06 | 381-432 |
屍體相驗與解剖制度之研究,輔仁法學(TSSCI),第45期 | 2013-06 | 1-58 |
誤認援交對象年齡,台灣法學雜誌,第221期 | 2013-04 | 149-154 |
論醫療刑責合理化,月旦法學雜誌,第213期 | 2013-02 | 73-92 |
邪惡的針孔攝影機,月旦法學教室,第123期 | 2013-01 | 30-32 |
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說明義務之免除,萬國法律,第186期 | 2012-12 | 26-34 |
醫療過失中的因果關係─從邱小妹人球案談起,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41卷第2期 | 2012-06 | 725-793 |
法醫鑑定及覆驗問題研究,台灣法醫學誌,第3卷第1期 | 2012-08 | 3-9 |
原住民持有槍械問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5卷第1期 | 2012-03 | 1-37 |
遺棄同居人,月旦法學教室,第111期 | 2012-01 | 42-44 |
弱勢語言族群之接近司法權─以原住民通譯問題為中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4) | 2011-12 | 59-75 |
正當防衛的始點,月旦法學教室,第105期 | 2011-07 | 28-29 |
幫助自殺之幫助方式--41年台上字第118號刑事判例,月旦裁判時報,第9期 | 2011-06 | 147-150 |
短裙下的大腿是隱私部位嗎?,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 | 2011-02 | 123-129 |
死刑在台灣,台灣法學雜誌,第170期 | 2011-02 | 45-74 |
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既未遂之認定-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九年度上易字第七四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8期 | 2011-01 | 234-244 |
刑法上死亡之認定─評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692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 | 2010-10 | 257-270 |
臺灣對性交易行為的管制與處罰(The Regulation and Punishment of Sexual Transaction in Taiwan),台灣法學雜誌,第157期 | 2010-08 | 1-10 |
選課風波,月旦法學教室,第93期 | 2010-07 | 18-19 |
台灣毒品政策與立法之回顧與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0期 |
2010-05 | 80-96 |
強制性交殺人結合犯,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 | 2010-03 | 32-33 |
引狼入室,月旦法學教室,第87期 | 2009-12 | 26-27 |
賣淫無罪,散布想要賣淫的訊息有罪?最高院九四台上五三三五,台灣法學雜誌,第142期 | 2009-12 | 199-201 |
再評邱小妹人球案─醫師親自診察義務之違反,台灣法學雜誌,第140期 | 2009-11 | 173-174 |
計程車之狼,月旦法學教室,第84期 | 2009-10 | 26-27 |
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說,月旦法學雜誌,第170期 |
2009-07 | 122-144 |
拘禁、違法搜索與竊拍?,台灣法學雜誌,第131期 | 2009-07 | 132-137 |
刑法和略誘罪之修法芻議,檢察新論,第6期 | 2009-07 | 67-78 |
欺瞞病人而抽血成立傷害罪嗎?,月旦法學教室,第80期 | 2009-06 | 14-15 |
誤以為取得承諾之加工墮胎行為─評最高院九四台上六四六三號,台灣法學雜誌,第129期 | 2009-06 | 212-213 |
侮辱公務員,月旦法學教室,第78期 | 2009-04 | 22-23 |
邱小妹人球案─不作為之因果關係/台北地院九四醫訴五,台灣法學雜誌,第123期 | 2009-03 | 185-186 |
汽車內活動是「非公開」活動嗎?,月旦法學教室,第76期 | 2009-02 | 14-15 |
刑法對隱私權的保護─以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 | 2009-02 | 37-39 |
認罪協商程序之法社會學考察:以台灣刑事司法改革為例,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37卷第4期 | 2008-12 | 65-113 |
墮胎罪同意問題之研究─兼評「生育保健法」草案關於人工流產相關規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 | 2008-11 | 41-62 |
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二四條與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的適用疑義─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五八O二號判決、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一年上訴字第一一五三號判決與九十四年上更(一)字第五九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 |
2008-09 | 249-264 |
論危險犯,月旦法學雜誌,第159期 | 2008-08 | 235-244 |
墮胎行為胎兒未死亡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 |
2008-05 | 203-214 |
強制治療與緊急避難-評基隆地方法院95年易字第223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 | 2007-12 | 255-267 |
文化衝突與台灣原住民犯罪困境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36卷第3期 | 2007-11 | 255-304 |
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36卷第2期 | 2007-06 | 41-92 |
教唆與客體錯誤,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2期 | 2007-03 | 162-167 |
台灣醫療糾紛問題的發展新趨勢,台大校友雙月刊,第50期 | 2007-03 | 18-20 |
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評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 |
2006-10 | 256-280 |
整型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評台北地院91年訴字第73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 | 2005-12 | 50-63 |
醫師未盡說明義務之法律效果-簡評94年台上字第2676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 | 2005-10 | 224-226 |
論販賣毒品罪,政大法學評論(TSSCI),第84期 | 2005-04 | 225-276 |
刑事追訴理念的轉變與緩起訴-從德國刑事追訴制度之變遷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19期 | 2005-04 | 55-69 |
醫療行為與犯罪-從刑法的思維邏輯談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會訊,第148期 | 2005-03 | 25-34 |
論施用毒品行為之犯罪化,台大法學論叢(TSSCI),第33卷第6期 | 2004-11 | 39-76 |
罵檢察官「無知」犯法嗎?,台大校友雙月刊,第34期 | 2004-07 | 26-27 |
竊盜被害人之贓物追回權與正當防衛-評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4003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07期 | 2004-04 | 233-247 |
德國法上關於愛滋病傳染問題之刑法評價,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 |
2001-06 | 172-181 |
德國一九九八年刑法分則改革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59期 | 2000-04 | 183-189 |
德國刑事訴訟法上關於「證人保護」之立法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53期 | 1999-09 | 192-197 |
患者之自我決定權與刑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6期 | 1996-08 | 134-142 |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網路跟蹤騷擾與妨害性隱私與不實性影像罪之發展趨勢》,跟蹤騷擾防制法施行週年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主辦,112年6月30日,內政部警政署禮堂。 |
2023 | |
《跟蹤騷擾防制法之條文釋疑─以第三條之規定為中心》,跟蹤騷擾防制法元年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臺灣刑事法學會合辦,111年10月20日,霖澤館1301多媒體教室
|
2022 | |
《先進國家法醫制度及現況比較之研究》,台灣病理學會暨國際病理學會台灣分會年會,111年5月15日,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2室 | 2022 | |
懷胎婦女的抉擇-論德國「棄嬰」與「秘密生產」制度,臺灣少子化研討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國際婦女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主辦,羅美玲立委辦公室、林靜儀立委辦公室合辦,111年5月8日,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會議室。 | 2022 | |
《論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法與道德」研討會,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司法院主辦,109年10月17日,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 2020 | |
《在家防衛與防衛過當之研究》,組卻違法事由問題研究─第十屆海峽兩岸刑事法治學術研討會,2019年11月3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浙江蒼南 | 2019 | |
《跟蹤糾纏行為犯罪化之趨勢》,(ストーカー行為の犯罪化に関する研究),早稻田大學法務研究科主辦之「日台刑事法學術工作坊」,本論文由小西暁和教授進行評論,2019年10月9日,早稲田大学27号館306号教室 |
2019 | |
〈德國與奧地利跟蹤騷擾罪之研究〉,本論文發表於108年6月26日舉辦之「婦女與兒童之安全與保護」研討會,台大法律學院1301多媒體會議室。 | 2019 | |
〈 終結恐怖情人與跟蹤騷擾─台灣家庭暴力與跟蹤騷擾之刑法規範〉, 2019年4月30日,南京大學法學院 | 2019 | |
〈台灣監察院制度與防制貪污之管制〉,本篇論文發表於「香港大學與台灣大學法學院聯合學術研討會」,2019年2月14日,香港大學法學院。 | 2019 | |
《醫療傷害事件之行政補償─以生育事故補償條例為中心》,「性別、醫療與法律研討會」,主辦單位:國際婦女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台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女法官協會,2018年9月6日,地點:司法院三樓大禮堂 |
2018 | |
《死刑量刑準則之意義》,死刑存廢與量刑制度研討會,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18年5月22日 |
2018 | |
《德國刑法第238條跟蹤糾纏罪(Nachstellung)之研究》,【「騷擾」與「跟蹤」之防制─法律與政策】研討會,主辦單位:國際婦女法學中華民國分會,女法官協會,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中心,2017年5月25日,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三樓多媒體教室 |
2017 | |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for Medical Injuries: Taiwan’s Experience,日本早稻田大學,Trans-international Program,2017年3月12日 |
2017 | |
《詐欺罪之研究──以跨域犯罪為中心》,2016年第九屆兩岸四地刑事法論壇「金融犯罪與刑事規制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法務部調查局,2016年11月7─8日,輔仁大學濟時樓9樓,國際會議廳 |
2016 | |
《人口販運與略誘罪》,2016年第七屆兩岸刑事法制暨財經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大學法學院主辦,2016年5月2日 |
2016 | |
《組織犯罪中的犯罪支配─以詐騙集團成員的論罪為中心》, 2015年第八屆兩岸四地刑事法論壇「有組織犯罪的防制對策」,2015年10月24─25日,南昌大學法學院 |
2015 | |
Trends in Taiwanese Anti-Corruption Regu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lebrating the KLRI 25th Anniversary and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Comparative Legislation Research Project, Korea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KLRI) and the MOU Agencies, 2015. 10. 15, The Palace Hotel, Seoul | 2015 | |
《台灣死刑制度的發展趨向》,第6屆海峽兩岸刑事法治學術研討會─「死刑制度改革」,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主辦,安徽師範大學法學院承辦,2015年9月26日,安徽蕪湖希爾頓逸林酒店會議廳 |
2015 | |
持有毒品行為之態樣與刑罰對應,海峽兩岸毒品犯罪之多元治理研討會,2015年4月12日,雲南大學、雲南省法學會、台灣刑事法學會主辦,雲南大學科學館2樓報告廳 | 2015 | |
交通犯罪之預防與刑事政策─以酒駕為中心 | 2014 | |
內科醫療糾紛鑑定案例分享 | 2014 | |
台灣犯罪報導對刑事政策之影響 | 2014 | |
六屆兩岸三地刑事法論壇,全媒體時代的刑法調整: 反思與對策 The Reach of Criminal Law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 2014 | |
原住民犯罪的文化抗辯及其實踐─以近年來之刑事判決為中心 | 2013 | |
妨害食品衛生行為之個人責任與企業責任 | 2013 | |
犯罪之主體與法人刑事責任之研究 | 2013 | |
違法監聽與證據排除─台灣經驗 | 2012 | |
侵占罪之比較研究 | 2012 | |
同意與承諾的瑕疵─從強制性交罪談起 | 2012 | |
臺灣的死刑文化 | 2012 | |
洗錢罪之研究─以臺灣洗錢防制法為中心 | 2011 | |
病人權益與義務─醫、病、法三方座談會 | 2011 | |
原住民持有槍械合法性之研究 | 2011 | |
評析德國電子監控法制─源流、演變、展望 | 2011 | |
醫療過失中的因果關係 | 2011 | |
不法意識錯誤之理論與實務─兼評原住民犯罪之不法意識 | 2011 | |
論未遂的處罰與判斷標準 | 2011 | |
中毒之倫理法律面面觀─物質濫用之法律面 | 2010 | |
法醫鑑定與複鑑制度問題之探討─以屍體相驗與解剖制度為中心 | 2010 | |
論醫師親自診察義務 | 2009 | |
「現代工業社會中過失犯之歸責基礎與可罰性界限」研討會 | 2009 | |
論醫師親自診視義務 | 2009 | |
98年教育部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理論與實務教學研究工作坊 | 2009 | |
人體試驗的賠償與保險問題 | 2009 | |
醫事刑法案例教學研究 | 2009 | |
聽能、語能、味能、嗅能與重傷 | 2009 | |
醫師的說明義務與醫療過失之刑事犯認定 | 2009 | |
德國刑法理論對於台灣刑法解釋之影響 | 2008 | |
墮胎、同意、隱私權 | 2008 | |
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說 | 2008 | |
刑法關於隱私權之保護─以刑法第315條之一為中心 | 2008 | |
對暴力的譴責 | 2008 | |
台灣漢人傳統的犯罪觀及其當代意義 | 2008 | |
病人瑕疵承諾的刑法效果 | 2008 | |
墮胎罪同意問題之研究─兼論「生育保健法」草案關於人工流產的同意問題 | 2008 | |
認罪協商之法社會學考察─以台灣司法改革經驗為例 | 2007 | |
論墮胎罪之既、未遂認定 | 2007 | |
論醫師之說明義務與逾越病人同意之醫療行為 | 2006 | |
文化衝突與原住民犯罪 | 2006 | |
「告知後同意」原則在刑法上之意義─從幾則實務判決談起 | 2005 | |
整型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評台北地院91年訴字第730號判決 | 2005 | |
刑事追訴理念的轉變與緩起訴 | 2004 | |
醫療行為與犯罪─從刑法的思維邏輯談起 | 2004 | |
不對稱的罪責與刑罰─論販賣毒品罪 | 2004 | |
竊盜被害人之贓物追回權與正當防衛─評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4003號判決 | 2003 | |
刑法罪責理論的現狀(Zum gegenwärtigen Stand der Lehre von der Strafrechtsschuld) | 2003 | 收錄於許玉秀,陳志輝合編,「不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專書類別 |
---|---|---|
Entwicklung der Drogenpolitik in Taiwan, in: Beisel/| Verrel / Laue / Meier / Hartmann / Hermann(Hrsg.), Die Kriminalwissenschaften als Teil der Humanwissenschaften Festschrift für Dieter Dölling zum 70. Geburtstag, Nomos, ISBN 978-3-8487-8338-0
|
2023 | 紙本 |
通姦罪之爭議─寫在釋字第791號之前,《刑事法學的浪潮與濤聲(刑法學)─甘添貴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 | 2021-04 | 紙本 |
釋字第775號與累犯加重處罰─以德國法與我國法之比較為中心,《主體、理性與人權的彼岸─李茂生教授六秩晉五祝壽論文集》,新學林出版社 | 2020-06 | 紙本 |
交通犯罪之預防與刑事政策,收錄於《當代刑法的理論與實踐》,趙禀志、趙國強、張麗卿、傅華伶主編,澳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15-10 | 紙本 |
刑法總則(2014年初版,新學林,2021年7版) | 2014-12-01 | 紙本 |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 | 2013-12-01 | 紙本 |
論醫師對藥物副作用之說明─從99年台上字第558號判決談起,收錄於「甘添貴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上」 | 2012-04-13 | 紙本 |
論未遂的處罰與判斷標準,收錄於「犯罪實行理論」 | 2012-04-01 | 紙本 |
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 | 2011-12-01 | 紙本 |
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說,收錄於「過失醫療與刑事責任」 | 2009-06-01 | 紙本 |
刑罰與社會規訓-台灣刑事制裁新舊思維的衝突與轉變 | 2009-04-01 | 紙本 |
原住民犯罪與不法意識之研究─從新竹縣尖石鄉風倒木竊取案件談起,收錄於「刑與思—林山田紀念論文集」 | 2008-11-01 | 紙本 |
論刑罰的應報與預防作用,收錄於「自由‧責任‧法—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 | 2005-08-01 | 紙本 |
毒品犯罪行為與抽象危險犯(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論文)Drogenstraftaten und abstrakte Gefährdungsdelikte,收於:Juristische Reihe Tenea | 2003-06-01 | 紙本 |
德國與台灣毒品濫用之刑事制裁(德國海德堡大學碩士論文)(Strafrechtliche Sanktionen des Drogenmissbrauchs in Deutschland und Taiwan) | 1999-03-01 | 紙本 |
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患者之自我決定權為中心 (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 | 1995-06-01 | 紙本 |
教師計畫
計畫類別 | 計劃名稱 | 起始日期 | 結束日期 | 職稱 | 備註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為何遺棄我?「嬰兒保護艙」制度與新生兒保護法案之建構,計畫編號:(113-2410-H-002-153-MY2) 執行期限:113/08/01─115/07/31 |
2024-08-01 | 2026-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營業秘密法中刑事處罰規定之研究(三年期),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10-2410-H-002-022-MY3執行期限:110/08/01-113/07/31
|
2021-08-01 | 2024-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法務部 | 先進國家法醫制度及現況比較之研究,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委託研究計畫,執行期限:110/01/01-110/12/31 | 2021-01-01 | 2021-12-31 | 主持人 |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 |
家庭暴力與跟蹤騷擾之刑法規範研究(三年期),科技部專案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07-2410-H-002 -073 -MY3,執行期限:107/08/01─110/07/31 |
2018-08-01 | 2021-07-31 | 主持人 | 科技部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 |
德國刑法財產犯罪之研究─以侵占罪與背信罪為中心(三年期),科技部專案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104-2410-H-0 02-077-MY3,執行期限:104/08/01─107/07/31 |
2015-08-01 | 2018-07-31 | 主持人 | 科技部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醫療組織階層化與醫療過失 | 2013-08-01 | 2015-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政府部門案件 | 司法院司法智識庫100年刑事類醫療案件精選裁判資料整編研究計畫 | 2011-11-04 | 2012-12-03 | 主持人 | 司法院委託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德國性犯罪刑法之研究 | 2010-08-01 | 2013-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政府部門案件 | 司法院司法智識庫99年度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精選裁判資料整編計畫 | 2010-07-01 | 2011-11-30 | 協同主持人 | 司法院委託 |
政府部門案件 | 建立法醫鑑定與刑事鑑識複鑑機制研究計畫 | 2009-08-13 | 2010-08-12 | 協同主持人 | 法務部 |
政府部門案件 | 司法院司法智識庫98年度刑法第16章妨害性自主罪(含性騷擾防治法)精選裁判資料整編計畫 | 2009-05-01 | 2010-11-30 | 協同主持人 | 司法院委託 |
教育部案件 | 死刑、自由刑與罰金刑之理論與實踐研究計畫 | 2008-08-01 | 2009-05-31 | 主持人 | 教育部98年度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台灣原住民犯罪問題之研究(二) | 2008-08-01 | 2009-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教育部案件 | 醫事刑法案例教學研究 | 2008-06-01 | 2009-03-31 | 主持人 | 教育部97年度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台灣原住民犯罪問題之研究(一) | 2007-08-01 | 2008-07-31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刑法關於未成年人保護之研究 | 2006-08-01 | 2007-07-31 | 主持人 | 科技部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刑法關於未成年人之保護 | 2006-08-01 | 2007-07-31 | 主持人 | 九十五年度國科會委託研究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刑事司法改革之在地化研究(一)(二) | 2005-10-01 | 2007-09-30 | 主持人 | 國科會專案委託整合型研究計畫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逾越病人同意範圍之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 | 2005-08-01 | 2006-07-31 | 主持人 | 九十四年度國科會委託研究計畫 |
政府部門案件 | 人體試驗與受試者保護單獨立法可行性及其法案內容之研究 | 2005-01-01 | 2006-12-31 | 主持人 | 九十四年度行政院衛生署委託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責任能力認定與精神鑑定的鴻溝與整合─分析近五年來刑事判決趨向 | 2004-08-01 | 2005-07-31 | 主持人 | 九十三年度國科會委託 |
獲獎紀錄
獎項名稱 | 獲獎年份 | 備註 |
師鐸獎 | 2022 | |
教育部友善校園獎 | 2021 | 傑出導師 |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 2021 | |
國立臺灣大學彈性加給 | 2018-2020 | |
國立臺灣大學優良導師 | 2019 | |
蔡萬才法學講座教授 | 2018 |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17 | |
國立臺灣大學校內服務傑出獎 | 2016 | |
甲等專書獎勵獎 | 2012 | 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11 | |
優良專書獎勵獎 | 2010 | 刑罰與社會規訓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10 | |
優良期刊獎勵獎 | 2009 | 認罪協商程序之法社會學考察─以台灣刑事司法改革為例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09 |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08 | |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 |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