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標籤顯示項目: 第47卷
第47卷 第4期 (2018年12月)
1. 林欣柔/1995-2063
非真正強制?不完全自主?:臺灣愛滋篩檢法制之實證檢討與改革
2. 陳新民/2065-2112
由「法官不語」是否為拉丁法諺的法官守則論法官的言論自由權及界限
3. 陳汝吟/2113-2162
民法動物占有人侵權責任之比較研究
4. 林慶郎/2163-2238
論我國民事侵權行為法上他人行為責任之一般原則之建立:以控制機構之責任為中心
5. 莊永丞/2239-2279
財務預測與證券詐欺之交錯與平行時空
6. 李志峰/2281-2346
責任保險利益衝突下抗辯律師專業責任之研究
7. 王皇玉/2347-2392
跟蹤糾纏行為之處罰:以德國法制為中心
第47卷 第3期 (2018年9月)
1. 翁清坤/941-1051
賦予當事人個人資料財產權地位之優勢與侷限:以美國法為中心
2. 薛智仁/1053-1123
刑事沒收制度之現代化:2015 年沒收實體法之立法疑義
3. 吳志正、葉眉君/1125-1174
醫療刑責過失程度之法實證分析:對醫療刑責合理化之省思
4. 王立達/1175-1219
我國聯合行為規範現況之結構反省與革新:事前許可制、積極分流與事
後查處制
5. 王正嘉/1221-1281
進行中刑事案件之新聞報導的應然與界限
6. 柯格鐘/1283-1344
論強制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的合憲性
7. 蔡英欣/1345-1416
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明文化後之課題:以日本法之經驗為借鏡
第47卷 特刊 (2018年11月)
【主題論文: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之法理意義與法制影響】
論婚姻平權釋憲案之法理意義與對我國稅捐法制的影響:以德國法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有關判決作為比較/柯格鐘1417-1512
同性婚姻釋字後的通姦罪解釋及其因應:從司法院釋字第554號到第748號解釋/林慈偉1513-1564
初探家庭與親密關係暴力之法律規制:以臺日民事保護令及其罰則為中心/林琬珊1565-1640
多元性別融入醫病溝通與醫療決策/王志嘉1641-1675
第47卷 第1期 (2018年3月)
01. 租稅正義與一貫性原則:論Tipke租稅正義理論及其對稅捐法律的標準/鍾芳樺1-61
02. 專利就像一條河流:從流動性資源的畫界看財產的符號結構/王敏銓63-124
03. 論菲律賓的條約界限海域權利主張/姜皇池 125-200
04. 新興科技下的資訊隱私保護:「告知後同意原則」的侷限性與修正方法之提出/張陳弘201-297
05. 酌定子女親權之重要因素:以決策樹方法分析相關裁判/黃詩淳、邵軒磊299-344
06.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從兩件以消滅時效為核心爭點的實務案例談起/吳振吉 345-403
07.未遂犯可罰性基礎及著手實行概念:風險輸出理論的建構與應用/周漾沂 405-490
第47卷 第2期 (2018年6月)
01. 論當代司法對行政監督的管制挑戰:從全民健康保險藥價不實申報之管制切入/梁志鳴、張兆恬491-561
02. Google Street View法律問題初探:公物法與個資法之視角/謝碩駿563-636
03. 國會參與對外權力行使:德國與我國之比較研究/陳靜慧 637-705
04. 公司內部意思形成之欠缺或瑕疵對公司外部行為效力之影響:兼論董事(長)與經理人之代表權與代理權/曾宛如707-759
05. 罰金刑體系之改革芻議/薛智仁761-838
06. 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狩獵規範:兼評王光祿之非常上訴案/王皇玉839-887
07.論暴利行為:兼評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445號判決/吳從周 88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