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一覽

【主題論文:憲法訴訟的新紀元】 臺灣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之難題及其解方/陳宗憶833-912 具體規範審查之目的功能及其程序合法要件: 以司法院釋字第786號解釋所涉權力分立及制裁性規範之違憲審查疑義為中心/陳陽升913-943 裁判憲法審查與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之重要程序議題研析/沈冠伶945-1021 論兒童最佳利益在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被告量刑中的考慮: 兼談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之啟示及影響/林慈偉1023-1090 【專欄:2021年臺灣法律發展回顧】 年度回顧 憲法/張文貞 1091-1130 行政法/孫迺翊 1131-1169 民事法/陳忠五 1171-1202 民事程序法/許士宦 1203-1221 刑事法/謝煜偉 1223-1255 刑事程序法/蘇凱平 1257-1284 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邵慶平 1285-1311 專題回顧 職災法/徐婉寧 1313-1334 2023年特刊主題論文徵稿啟事 本刊擬於2023年10-11月間發行特刊,並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主題,徵求論文。 在數位時代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之巨大轉變,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未知之挑戰與課題。科技進步使資訊得以數位化,並以超乎過往所能想像之速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遞,而資訊數位化後,在藉由數位轉型,徹底改變了現代經濟社會之發展面貌,舉凡社群媒體成為人與人互動或取得資訊之主要平台媒介、金融科技創新提高普惠金融之可能性、政府創設了「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平台」提供民眾使用政府機關保存自己資料之管道等,均有助於人們享有更便利之日常生活。但在同時,人們面臨社群媒體上言語霸凌、假訊息之流竄,科技巨頭引發之市場寡占,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應有之監理密度為何,數位平台或政府掌握巨量私人數據所潛在之資訊安全,乃至於隱私權等新興問題,均有待解決。而公私部門在面對數位轉型所衍生之各種問題,亦產生了數位治理之需求。對此,2022年8月成立之數位發展部,或可謂是政府正視數位治理必要性及急迫性的佐證之一。 由於傳統法制在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之各種新興議題,往往凸顯法規範不足之窘境,亟需法學先進就前揭所提之各項議題或其他與數位科技相關問題深入研究、惠賜卓見,也因此,本刊決定2023年特刊將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專題進行徵稿,歡迎各界先進踴躍賜稿。
台灣法律史上的原住民族: 作為特殊的人群、地域與法文化/王泰升 1639-1704 行憲前立法之研究/張明偉 1705-1784 身體健康侵害慰撫金之實證研究: 2008年至2012年地方法院醫療糾紛與車禍案件 /張永健、李宗憲 1785-1843 病人為何要告醫師? 以糾紛發動者為中心之法實證研究/黃鈺媖、楊秀儀 1845-1885 對日本「刑之一部分緩予執行」制度的 觀察與反思/ 謝如媛 1887-1944
損益相抵與職業災害勞工保險給付:以勞保給付年金化後之爭議問題為中心 /徐婉寧1-64 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論商標侵權反向混淆之正當性爭議:以博弈理論為中心/ 張郁齡 65-141 失衡的承諾:著作權法責任避風港規範之立法政策評析/ 李治安 143-207 重新建構刑法上保證人地位的法理基礎/周漾沂209-269
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 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陳昭如270-380 全民健康保險價量協議法律問題分析 /何建志381-417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內線交易禁止法律規制:以規範客體範圍與民事賠償責任為核心/ 朱德芳、陳肇鴻 419-487 境外或跨境刑事案件中的境外證人供述證據:最高法院近十年來相關判決之評釋/李佳玟 489-548
國際投資仲裁程序與公共衛生之關聯:以菸品控制爭端為例/林彩瑜 549-585 涉訟榮民遺囑之特徵與法律問題/黃詩純 587-639 關係企業債權人保護之發展趨勢:以揭穿公司面紗為核心 /洪秀芬、朱德芳 641-718 主管職務圖利罪之罪質與犯罪結構的分析反省 /許恒達 719-769
第 11 頁,共 3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