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一覽
【主題論文:跨域、科技與法律】 新住民相關親權酌定裁判書的文字探勘:對「平等」問題的法實證研究嘗試/邵軒磊、黃詩淳1267-1308 金融科技時代下的金融監管挑戰:論虛擬通貨交易平台的監管架構/楊岳平1309-1396 論自駕車之「駕駛」概念:以不能安全駕駛罪及肇事逃逸罪為中心/黃種甲1397-1470 【專欄:2019年臺灣法律發展回顧】 年度回顧 憲法/孫迺翊 1471-1516 行政法/蔡茂寅 1517-1554 民事法/吳從周 1555-1588 民事程序法/沈冠伶 1589-1622 刑事法/薛智仁 1623-1665 刑事程序法/林鈺雄 1667-1701 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蔡英欣 1703-1742 專題回顧 財稅法/柯格鐘 1743-1775
1. 林建志/1777-1843 認真對待大法官解釋:論大法官解釋之落實 2. 涂予尹/1845-1914 論獨立機關的獨立性與其立法監督 3. 蘇慧婕/1915-1977 正當平台程序作為網路中介者的免責要件:德國網路執行法的合憲性評析 4. 沈冠伶/1979-2027 勞動團體訴訟之發展及制度變革:兼論消費者團體訴訟制度之修正 5. 陳曉慧/2029-2110 著作人之推定 6. 黃銘傑/2111-2186 我國著名商標保護規範之解構及再架構:解釋論及立法論之觀點
1. 洪淳琦/1-67 作為混雜性(Hybridity)的傳統:以Homi Bhabha的後殖民觀點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 2. 郭戎晉/69-152 論區塊鏈技術與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之衝突 3. 張譯文/153-212 債權物權化與類型法定原則 4. 陳聰富/213-264 論契約成立生效後之締約上過失責任:以不實表述之責任為中心 5. 陳俊元/265-336 人身保險利益之再建構:由保險信託與相關商品談起
1. 張陳弘/337-400 科技智慧防疫與個人資料保護:陌生但關鍵的資料保護影響評估程序 2. 沈冠伶/401-474 專家參與民事審判之多元角色及聽審請求權之保障:商業事件審理法是否為最後一塊拼圖? 3. 李素華/475-551 我國設計專利制度之檢討:以德國及歐盟立法例為比較初探 4. 陳俊偉/553-620 論食品刑法保護之健康法益內涵及其構成要件:一部風險刑法的立法正當性追尋 5. 林超駿/621-701 試論刑案釋憲溯及效力:從憲訴到非常上訴
1. 陳柏良/703-787 AI時代網路政治廣告之揭露義務:以美國誠信廣告法草案為中心 2. 楊秀儀/789-865 再論病人之拒絕治療權: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之後 3. 顏佑紘/867-926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消滅時效起算時點之研究:中石化污染案與RCA污染案之評析 4. 范耕維/927-992 污名或正義?:原住民被告受辯護人協助權利內涵及制度設計之檢討 5. 蘇凱平/993-1071 當證據「上鏈」:論區塊鏈科技應用於法庭證據
第 9 頁,共 3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