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學論叢
第36卷 第2期
從一則案例論支票變造之風險分擔\王文宇 1-40
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王皇玉 41-92
強制執行之財產開示制度\許士宦 93-130
美國數位著作保護的法理論述\陳起行 131-164
全球化與多元價值-論WTO公共道德例外條款\彭心儀 165-228
論病人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楊秀儀 229-268
第36卷 第3期
臺灣近代憲政文化的形成\王泰升 1-50
論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權利」與「利益」區別正當性的再反省\陳忠五 51-254
文化衝突與臺灣原住民犯罪困境之探討\王皇玉 255-304
論法院酌減損害賠償金額之規範:歐陸各國民法中之酌減條款與我國民法第二百十八條之比較 研究\林易典 305-384
民事因果關係邏輯性序說\吳志正 385-464
原住民基因研究之倫理課題與規範初探\李崇僖 465-518
第36卷 第4期
人民與國家「身分連結」的法制詮要與法理探索:兼論臺灣人國籍的起承斷續問題\李建良 1-60
學校自治的憲法理論基礎建構\許育典 61-122
公司經理人之功能與權限\曾宛如 123-155
法國戰前行政裁量理論:以行政任務與司法審查之範圍為中心\黃源浩 157-256
從歐體生技產品爭端之裁決論SPS協定對GMO規範之影響\林彩瑜 257-323
第35卷 第1期
國家機關教唆犯罪之法律效果\林鈺雄 1-46
人身侵害之損害概念\陳聰富 47-110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之意義、地位、權限與責任-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臺上字第二一八八號判決\黃銘傑 111-156
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林仁光 157-266
「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營業或財產」之探討-兼論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劃分之議題\曾宛如 267-310
第35卷 第2期
論不自證己罪原則─歐洲法整合趨勢及我國法發展之評析\林鈺雄 1-60
勞資爭議期間工資危險分擔問題之研究-德國法制之啟示\陳彥良 61-112
新世紀法國侵權責任法的挑戰─以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發展為例\陳忠五 113-16
論禁止奢侈浪費\鄭有為 163-207
第35卷 第3期
法國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的適用範圍\陳忠五 1-106
犯罪新聞報導對於司法官「認知」、「追訴」及「判決」的影響\彭文正、蕭憲文 107-194
法國地方稅制之危機及其限制\黃源浩 195-276
營業自由之保障及其限制─最高行政法院2005年11月22日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評釋\蔡宗珍 277-321
第35卷 第4期
性別與國民身分-臺灣女性主義法律史的考察\陳昭如 1-104
家事非訟程序之程序保障-基於紛爭類型審理論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論之觀點\沈冠伶 105-160
論醫療行為之常規診療義務\盧映潔、葛建成、高忠漢 161-189
臍帶血幹細胞及其衍生物之所有權歸屬\邱玟惠 190-235
第35卷 第5期
共同海損中船舶分擔價值之研究\鄢武誠 1-44
能源管理之基本理念與法制基礎-後京都時代\劉華美 45-102
有限責任與債權人之保護\曾宛如 103-162
論英國離婚法改革的法治發展-法政策法理法社會之探討\王曉丹 163-208
第35卷 第6期
論建立資訊時代「公共領域」之重性及具體建議\劉孔中 1-36
政府資訊公開法比較評析\湯德宗 37-116
從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頭巾判決」論學校的宗教中立\許育典、周敬凡 117-168
工作場所基因測試在美國所引起之就業歧視爭議\焦興鎧 169-240
憲法解釋與社會保險制度之建構-以社會保險「相互性」關係為中心\孫迺翊 241-290
刑法規範下的家庭秩序\謝如媛 29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