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6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46卷 第1期 (2017年3月)出刊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6卷 第1期 (2017年3月)

林明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

      我國憲法第8條保障人民身體之自由,惟其有關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的適用範圍為何,學說與實務始終爭議不斷。本文認為,憲法第8條的程序保障,固然僅直接適用於刑事或其他處罰案件類型的人身自由之剝奪,但非屬此種類型者,仍應予以類推適用。至於這一套機制具體上究應如何設計,本文則藉由對現行新修正之提審法的評釋,分別從審判權之歸屬及審查程序之建構等兩方面,提出若干觀點,以供未來立法實務參考。

--------------------------------------------------------------------------------

徐婉寧,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
<論違法解僱下僱用人之受領遲延責任與危險負擔法理之交錯:以解析我國實務見解及與日本法之比較為中心>

受僱人未服勞務時,原則上即無報酬請求權(no-work-no-pay原則)。然而,我國民法第487條乃無報酬原則之例外規定。但同條並未排除同法第267條於給付不能可歸責於僱用人時,受僱人方得請求報酬之危險負擔相關規定之適用,則如何判斷僱用人是否陷於受領遲延抑或係受僱人無故不服勞務,因涉及受僱人報酬請求權之有無,攸關受僱人之生計及僱用人之權益,為我國學說及實務上重要的課題。本文擬聚焦於雇主違法解僱時,就實務見解對僱用人受領遲延要件之認定,進行分析整理,以探討雇主何時陷於受領遲延、勞工是否仍須提出給付等長久以來迭生爭議之問題。

--------------------------------------------------------------------------------

陳聰富,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論過失侵害利益之侵權責任:區別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的困境與突破>

我國侵權行為法之基本規範為民法第184條,在立法上採取德國模式,區分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在學說上雖有爭議,但實務上近年來已予肯定。所生爭議者為,在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之要件區分下,對於過失侵害利益(即過失侵害純粹經濟上損失)之案例,在我國法上何時成立侵權責任。本文參照德國法上的發展,探討權利擴大化及「附保護第三人作用之契約」理論等案例,重新檢討我國案例。基於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的目的及功能,本文認為我國為解決過失侵害他人利益之案型,除採取擴大權利之概念外,應善用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之規定,作為侵權行為法規範漏洞的填補方式。

------------------------------------------------------------------------------------------------------------------------------------------------------------------

薛景文,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論WTO反傾銷制度下「非市場經濟體」待遇之內涵與適用>

共產國家的國內市場受到政府干預或操縱,並不受市場法則控制,其國內市場的正常價值(Normal Value)是否足以成為認定傾銷差額的基準或有疑問。因此WTO容許會員在對此種非市場經濟體國家的廠商進行反傾銷調查時,不採其國內市場資料,而形成特殊待遇。然而非市場經濟體待遇之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與經濟背景,今日共產經濟制度國家紛紛轉型,與非市場經濟體待遇的原始預設有所出入,針對基於經濟體制差異所生的特殊待遇之內涵及其正當性,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第一部分將討論非市場經濟體特殊待遇的起源,以及其與市場經濟體區別的法律基礎,並探討該等區別待遇的必要性與正當性;本文第二部分將進一步透過相關條約解釋,並參諸相關條約之內容、目的以及實務上運作,探尋非市場經濟體地位之判斷標準;第三部分將討論非市場經濟體國家國內「正常價值」之認定方式,探求在法律上如何還原所謂「失真」的正常價值;最後,本文將總結非市場經濟體待遇的內涵,檢視目前國際上慣行的「替代第三國模式」是否合理,並提出適用上可能產生的問題。

----------------------------------------------

周漾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財產犯罪中的持有概念:社會性歸屬的證立與運用>

本文的任務是重新定義並證立財產犯罪中的持有概念。依照本文看法,持有是物的社會性歸屬,可定義為社會交往觀點下被肯認之人對物的使用可能性,其中使用可能性概念僅指涉人與物的客觀存在,社會交往觀點始為判斷持有關係存否的唯一規範性標準。此一定義,係透過與刑法規範性的橋接論述而被證立。持有表示一種由社會交往觀點判讀而出的人與物間慣常連結模式,具有社會體制的地位。而社會交往觀點的功能性,在於提供個人決定其與物品之間關係的外在導引,以避免從事人際交往時的失望風險;社會交往觀點的正當性,則來自於個人同意參與體制並接受其事實上運作模式,經此利用體制實現自由。